2023年成考高起點每日一練《史地綜合》8月31日專為備考2023年史地綜合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美英盟軍在法國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zhàn)場,這實踐了()
- A:德黑蘭會議決議
- B:開羅會議決議
- C:雅爾塔會議決議
- D:波茨坦會議決議
答 案:A
解 析:本題考查與歐洲第二戰(zhàn)場開辟相關的史實。1943年11月28日一12月1日,在德黑蘭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蘇、美、英政府首腦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軍事問題,通過了在1944年年5月1日前在歐洲開辟第二戰(zhàn)線的決定,即諾曼底登陸。
2、開通廈蓉歐國際貨運班列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快我國沿海地區(qū)產業(yè)升級
- B:促進中國與歐洲之間文化交流
- C:提高沿線國家就業(yè)率
- D:擴大中國與歐洲之間貿易往來
答 案:D
解 析:本題考查開通廈蓉歐國際貨運班列的目的。廈蓉歐國際貨運班列從福建廈門出發(fā),從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最后抵達波蘭的羅茲。廈蓉歐國際貨運班列的開通,形成廈門連接歐、亞大陸的物流大通道,實現“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的無縫連接,擴大了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貿易往來。
3、下列河流中,水位季節(jié)變化最大、汛期最短的河是()
- A:珠江
- B:長江
- C:黃河
- D:閩江
答 案:C
解 析:本題考查我國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知識點。珠江、長江、黃河和閩江四條河流中,黃河主要流經西北和北方地區(qū),水位季節(jié)變化最大,汛期最短。
4、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 A:臺兒莊大捷
- B:百團大戰(zhàn)
- C:平型關大捷
- D:淞滬會戰(zhàn)
答 案:C
解 析:本題考查平型關大捷的相關知識。1937年9月,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在平型關附近伏擊日軍,取得了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5、與地中海氣候相對應的自然帶是
-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 C:亞熱帶落葉硬葉林帶
-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答 案:D
解 析:本題考查氣候類型與自然帶的關系等知識點。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他的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與之對應的自然帶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主觀題
1、讀氣候類型的降水量和氣溫分配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三圖分別代表的氣候類型:A()氣候,B()氣候,C()氣候(2)A氣候類型分布面積最廣的是()流域,此自然帶的代表動物是()
(3)在B氣候條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與它在分布在同緯度大陸東岸的是()氣候
(4)C氣候類型的形成于終年盛行的()風密切相關,在西歐()流對它的形成也起著促進作用,與C氣候候類型同自然帶而名稱不同的氣候類型是()氣候
答 案:(1)熱帶雨林;地中海;溫帶海洋性(2)亞馬孫河;猩猩、河馬(3)常綠、硬葉、葉面有蠟質、根系深;亞熱帶季風(4)西;北大西洋暖;溫帶季風
解 析:解答這類試題必須認真分析各月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根據1月和7月氣溫確定冬、夏季節(jié)和所在的熱量帶,再依據降水總量和季節(jié)分配確定氣候類型,最后聯想這些氣候類型的分布和相應的自然帶做出回答。
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蘭新高鐵連接了甘肅蘭州和新疆烏魯木齊,穿越祁連山和河西走廊,綿延1700多千米,在新疆、青海、甘肅三地之間架起“高鐵經濟走廊”。全線設22個客運業(yè)務站點,其中甘肅段10個,青海段6個,新疆段6個。2014-2020年,蘭新高鐵累計運輸旅客近7000萬人次。圖8示意蘭新高鐵部分路段。
(1)列舉兩處蘭新高鐵沿線的世界遺產。
(2)與蘭新鐵路相比,說明建設蘭新高鐵青海段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條件。
(3)簡述蘭新高鐵的建成對青海省發(fā)展的意義。
答 案:答案要點:(1)新疆天山;嘉峪關長城;敦煌莫高窟;絲綢之路:長安一天山廊道路網。(2)蘭新鐵路蘭州一武威一張掖(河西走廊)段地勢平緩,修建成本低。蘭新高鐵需穿越祁連山,沿線海拔高,地質構造復雜,施工難度大,修建成本高。
(3)增加了一條連通青海和甘肅、新疆之間的快速通道,經過青海省內最發(fā)達、人口最集中的市縣,有利于促進省際人口流動和區(qū)際聯系,推動文化交流和物資流通,帶動相關產業(yè)發(fā)展,促進當地社會和經濟發(fā)展。
3、讀下圖,分析下列問題(1)氣候類型①()氣候,其分布抵西海岸的原因除了受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外,還由于西岸受(洋流)的影響
(2)②()氣候,③()氣候④()氣候⑤()氣候
(3)氣候④與⑤緯度位置相似,皆位于海邊,而氣候類型不同,其原因是東西兩岸的大氣環(huán)流形式不同,東岸受()風影響,而西岸夏季受()控制,冬季受()風影響
(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被稱為()國家,主要出口礦產有()和()
答 案:(1)熱帶沙漠;西澳大利亞寒流(2)熱帶草原;溫帶海洋性;地中海;亞熱帶季風氣候(3)季;副熱帶高氣壓帶;西
(4)坐在礦車里的;煤;鐵
解 析:本題是對澳大利亞地理的綜合考查。澳大利亞的氣候是在緯度、大氣環(huán)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多樣。(1)問中,氣候類型①分布到西海岸的主要原因是除了受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還受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寒流對流經地區(qū)的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3)問中,④與⑤都屬于亞熱帶氣候,⑤位于大陸東岸,西部是大分水嶺,夏季這里盛行經過過東澳大利亞暖流上空的偏東風,多地形雨;冬季,由于副熱帶高壓帶北移,這里多偏西風,有較多鋒面雨。(4)問中,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的礦產品出口國,礦產品出口值在國家收入中占有較大比重,因此被稱為“坐在礦車里的國家”。煤的產量居南半球各國首位,鐵的儲量和產量居世界前列。
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今日和議既成,中外貿易有無交通,購買外洋器物,尤屬名正言順,購成之后,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發(fā)捻,可以勤遠略。
——摘自《曾文正公全集》1861年)
(1)曾國藩文中講的“和議”指的是什么?由曾國等人發(fā)起的這場運動叫什么?從文中分析這場運動的目的。(2)簡要列出這場運動的其他幾個代表人物、時間及主要內容。(3)怎樣評價這場運動?
答 案:(1)指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簽訂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洋務運動。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維護清朝反動統(tǒng)治。(2)中央:奕?;地方: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前期以舉辦軍事工業(yè)為主,有曾國藩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的江南制造總局等。后期在舉辦軍事工業(yè)的同時,舉辦了一批民用工業(yè),有李鴻章的上海輪船招商局,張之洞的漢陽鐵廠等。建立海軍,到1888年,李鴻章將北洋海軍擴充為北洋艦隊。舉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3)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生產技術,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對外國經濟的擴張,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同時,它也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5、讀“鋼鐵工業(yè)生產與廢棄物回收模式圖”(圖6),回答下列問題。
(1)讀圖說出鋼鐵工業(yè)在生產過程中可能帶來的污染:()、()、()。
(2)從工業(yè)布局類型看,德國的魯爾工業(yè)區(qū)屬于()型;我國上海的寶山鋼鐵工業(yè)屬于()型。
(3)目前鋼鐵工業(yè)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的措施有()。(選填符合題意的三個選項的序號)。
答 案:(1)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土壤污染)(2)煤鐵復合體臨海
(3)ABC
(4)經濟、社會、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