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營養(yǎng)師每日一練《三級》5月11日專為備考2023年三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職業(yè)道德的遵守有助于提高社會整體的道德水平。
答 案:對
2、細菌學檢測常用的指標有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和相關致病菌。(?。?/p>
答 案:對
3、食物中毒的特點是呈爆發(fā)性,病情相似,與食物有關,有傳染性。( )
答 案:錯
4、24h回顧法的優(yōu)點是所用時間短,應答者和調(diào)查員不需要較高的文化程度和技巧。()
答 案:錯
解 析:24h回顧法的優(yōu)點是所用時間短,應答者不需要較高的文化程度和技巧,但是調(diào)查員需要嚴格訓練,有文化和技巧,不然每個人調(diào)查都無法量化。
單選題
1、下列資料不屬于數(shù)值變量資料的是()。
- A:年齡
- B:身高
- C:血型
- D:體重
答 案:C
解 析:數(shù)值變量亦稱定量變量,是對每個觀察單位用定量的方法測定某項指標(特征)的數(shù)值大小所得的變量。一般有度量衡單位,如年齡、身高等,都屬于數(shù)值變量。
2、下列不屬于人畜共患傳染病的是( ?。?。
- A:炭疽
- B:布氏桿菌病
- C:口蹄疫
- D:囊蟲病
答 案:D
3、出現(xiàn)()的情況不需要停止運動。
- A:不正常的心跳
- B:感到有些疲勞
- C:特別眩暈
- D:嚴重氣短
答 案:B
解 析:停止運動的指征:1)不正常的心跳;2)運動中或運動后即刻出現(xiàn)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疼痛或沉重感覺;3)特別眩暈或輕度頭痛,意識紊亂、出冷汗、暈厥;4)嚴重氣短。5)身體任何一部分突然疼痛或麻木;6)上腹部區(qū)疼痛或“燒心”。
4、老年人的配餐中,應盡量避免高膽固醇的食物,下列食物膽固醇含量較低的是()
- A:豬腦、豬皮
- B:雞蛋黃粉、蝦米
- C:鮑魚、奶油
- D:鴨肝、魚片干
答 案:C
解 析:膽固醇只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畜肉中膽固醇含量大致相近,肥肉比瘦肉高,內(nèi)臟又比肥肉高,腦中含量最高,一般魚類的膽固醇和瘦肉相近。
多選題
1、一個營養(yǎng)師在進行健康講座時,聽眾紛紛離場,分析原因可能是( ?。?/p>
- A:時間太長
- B:缺乏趣味性
- C:過于專業(yè)
- D:聽眾不關心營養(yǎng)
- E:聽眾知識水平有限
答 案:ABC
2、按照形狀分類,蛋白質(zhì)可分為()。
- A:組合蛋白質(zhì)值
- B:纖維類蛋白質(zhì)
- C:單純蛋白質(zhì)
- D:結合蛋白質(zhì)
- E:球狀蛋白質(zhì)
答 案:BE
3、下列對初乳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 ?。?。
- A:初乳是產(chǎn)后7天內(nèi)分泌的乳汁
- B:初乳含有豐富的抗病物質(zhì)
- C:初乳中蛋白質(zhì)含量遠高于成熟乳
- D:初乳中脂肪含量遠高于成熟乳
- E:初乳中乳糖含量遠高于成熟乳
答 案:ABC
4、下列指標不是比的有()。
- A:某地性別比例是105%
- B:某地2005年貧血發(fā)病率為8%
- C:某小區(qū)高血壓的患病率是10%
- D:某班女生人數(shù)占全班的56.9%
- E:某班性別比例是105:100
答 案:BCD
簡答題
1、個人健康檔案的內(nèi)容包括哪些呢?
答 案:個人健康檔案的內(nèi)容包括以問題為中心的個人健康問題記錄和以預防為導向的周期性健康檢查記錄。前者由基本資料、問題目錄、問題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組成。后者是指運用格式化的健康體檢表針對不同年齡、性別而進行的周期性健康檢查的結果記錄。(1)基本資料?;举Y料一般包括:①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yè)、婚姻狀況、民族、家庭關系、社會經(jīng)濟狀況、宗教信仰、身份證號碼及家庭住址等。②健康行為資料。包括吸煙、酗酒、濫用藥物、飲食習慣、運動、精神狀態(tài)評價等。③生物學基礎資料。指體重、血壓、血型等指標。④臨床資料。如主訴、現(xiàn)病史、過去史、家族史、個人史(藥物過敏、月經(jīng)生育史等)、各種檢查結果、心理評估等資料。(2)問題目錄。所記錄的問題指的是過去影響過、現(xiàn)在正在影響或將來還要影響病人健康的異常情況。可以是明確的或不明確的診斷,可以是無法解釋的癥狀、體征或實驗室檢查結果,也可以是社會、經(jīng)濟、心理、行為問題(如失業(yè)、喪偶等)。問題目錄常以表格形式記錄,將確認后的問題按發(fā)生的時間順序逐一編號記入表中。分主要問題目錄和暫時性問題目錄,前者多指慢性問題以及尚未解決的問題,后者只列出急性問題。問題目錄常置于健康檔案之首,以使醫(yī)生對病人的情況一目了然。
(3)問題描述及問題進展記錄。問題描述即將問題表中的每一問題依序號順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進行描述。S代表病人的主觀資料,如病人的主訴、癥狀、病史等;O代表客觀資料,如實驗室檢查以及病人的態(tài)度、行為等;A代表評估,完整的評估應包括診斷、鑒別診斷、與其他問題的關系、問題的輕重程度及愈后等;P代表計劃,是針對問題提出的,每一問題都有一相應的計劃。包括診斷計劃、治療計劃、病人指導等。問題進展記錄也采取SOAP方式,對問題目錄中不同編號的各種問題,依照進展情況加以記錄。若某一問題有更進一步的診斷名稱時,則將該問題更正,并將最新資料添入各問題SOAP內(nèi);如在追蹤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則在進展記錄中添加新的問題及編號。
(4)病情流程表。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或其他問題)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變化情況,包括癥狀、體征、檢驗、用藥、行為等的動態(tài)觀察。
2、請簡述發(fā)病率和患病率的概念和計算公式。
答 案:(1)發(fā)病率的概念和計算公式①概念。發(fā)病率是指一定時期內(nèi)某特定人群中某種疾病新病例出現(xiàn)的頻率。②計算公式。發(fā)病率=一定時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shù)÷同期暴露人口數(shù)×k(k=100%,1000‰…)。(2)患病率的概念和計算公式①概念?;疾÷剩≒revalenceRate):亦稱現(xiàn)患率、流行率?;疾÷适侵冈谔囟〞r間內(nèi)一定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數(shù)所占的比例,②計算公式。患病率=特定時期某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數(shù)÷同期觀察人口數(shù)×k(k=100%,1000‰,10000/萬或100000/10萬)。?
3、下面是公共營養(yǎng)師采用對某機關食堂2007年11月15日一天的情況進行的膳食調(diào)查后填寫的食物量登記表。
計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攝入量,三餐能量比為30%、40%、30%。。
答 案:根據(jù)公式就餐總人日數(shù)計算公式如下:=早餐人次×早餐餐次比+中餐人次×中餐餐次比+晚餐人次×晚餐餐次比如果三餐能量比各占1/3,則總人日數(shù)為:60*1/3+80*1/3+45*1/3≈61(人)如果三餐能量比為30%、40%、30%,則總人日數(shù)計算為:60*0.3+80*0.4+45*0.3=6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