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共營養(yǎng)師每日一練《三級》5月6日專為備考2023年三級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果蔬汁含大量膳食纖維。()
答 案:錯
解 析:果蔬汁含少量膳食纖維。
2、記賬法一般能夠調查調味品包括油、鹽、味精等的攝入量。()
答 案:錯
解 析:記賬法一般不能調查調味品包括油、鹽、味精等的攝入量,通??山Y合食物頻率法來調查這些調味品的消費種類和量。
3、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答 案:對
解 析:蛋白質是化學結構復雜的一類有機化合物,是人體的必需營養(yǎng)素?,F(xiàn)已證明,生命的產生、存在和消亡都與蛋白質有關,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4、食用自制發(fā)酵食物后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于肉毒梭菌芽孢引起。( ?。?/p>
答 案:對
單選題
1、食品熱處理最常用的溫度是()℃。
- A:40
- B:60
- C:180
- D:100
答 案:D
解 析:食品熱處理最常用的溫度100℃(即煮沸,以常壓下水沸為標志),可消除絕大多數(shù)病原微生物,同時也是習慣上認為食物生熟的界限溫度。
2、缺乏可影響性成熟的營養(yǎng)素為()。
- A:維生素C
- B:鋅
- C:維生素D
- D:鐵
答 案:B
解 析:人體缺鋅主要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厭食、免疫力低下、生長發(fā)育不良、性成熟推遲等。
3、有刺激性的“哈喇”味是()特有的氣味。
- A:蔬菜腐爛
- B:蛋白質變質
- C:碳水化合物變質
- D:脂肪酸敗
答 案:D
解 析:脂肪酸敗所特有的刺激性的“哈喇”味、脂肪變黃等,是鑒定油脂酸敗較好的感官指標。
4、菌落總數(shù)是()的指標。
- A:食品腐敗變質
- B:食品清潔狀態(tài)
- C:腸道致病菌污染
- D:食品被糞便污染
答 案:B
解 析:菌落總數(shù)是食品清沽狀態(tài)(被細菌污染程度)的標志,并可用于預測食品的鮮度、耐保藏性和致病性。
多選題
1、按照形狀分類,蛋白質可分為()。
- A:組合蛋白質值
- B:纖維類蛋白質
- C:單純蛋白質
- D:結合蛋白質
- E:球狀蛋白質
答 案:BE
2、數(shù)據庫的主要特點有()。
- A:實現(xiàn)數(shù)據共享
- B:數(shù)據的獨立性
- C:數(shù)據間相互影響
- D:數(shù)據實現(xiàn)集中控制
- E:數(shù)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答 案:ABDE
3、有一位男游泳運動員,最近訓練成績并不很理想,總感覺訓練后非常疲乏,平時亦感無力。面色有些蒼白,常有頭暈眼花,檢查發(fā)現(xiàn)口角有炎癥,舌乳頭萎縮,眼瞼蒼白。原因可能是缺乏下列哪些營養(yǎng)素( )。
- A:核黃素
- B:鐵
- C:蛋白質
- D:鋅
- E:鈣
答 案:AB
4、膳食調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
- A:稱量法
- B:查賬法
- C:24小時回顧法
- D:平衡代謝法
- E:化學分析法
答 案:ABCE
簡答題
1、撰寫科普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原則有哪些?
答 案:醫(yī)學科普文章,傳播的是思想性、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故科普作品應該具有五項基本要求,即科學性、思想性、藝術性、通俗性和實用性。因藝術性可以涵蓋通俗性與實用性,故科普作品的五性又可簡化為三項基本要求:科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1)科學性。在任何一篇健康科普文章中,科學性是絕對不能缺少的,它是必須堅持的第一原則,也是醫(yī)學科普文章的生命和靈魂。醫(yī)學科普作品的科學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當面對受眾時要講的內容達到真實、準確、成熟、全面和先進,就可以說是具有科學性了。①真實。作品中的每一個材料都應當是真實的,不能摻假,也不能半真半假,更不能是假的。不能憑空捏造,要尊重事實。不要把道聽途說的事,不加分析地作為醫(yī)學科普作品的題材。
②成熟。成熟是指理論上要成熟、站得住腳,技術上要過關,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得到專家和社會的公認。還在探索、研究階段,沒有結論的題材,可以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但絕不能拿來作為科普題材。
③準確。a.概念要準。實驗方法一定要科學合理,抽樣方法等也要如此,得出來的結果要實事求是,不能濫用率的概念。b.數(shù)據要準。這方面不準確產生的后果將更嚴重。例如,乘暈寧是用來防治暈車、暈船的藥物,常用量是每次50mg,每4h服1次。如果數(shù)據不準確,把50寫成5,那么就達不到預期防治效果;如果把50寫成500,則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發(fā)生嘔吐、眩暈,甚至昏迷。c.事實要準。有些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不注意弄清準確的事實,憑想象估計個大概,往往會產生誤導。d.語言要準。使用準確的語言,除應有文學語言修養(yǎng)外,還應注意專業(yè)術語。特別是在把較難懂的醫(yī)學術語改寫為通俗的詞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濫造詞語,更不能想當然地信手撿一詞來替代。不能簡化的詞語不要硬性簡化。
④全面。指科普作品內容應完整、系統(tǒng),不能片面。⑤先進。題材一定要新,不能是陳舊的、過時的、落后的、淘汰的東西。
(2)思想性。醫(yī)學科普作品必須具有鮮明的思想性。任何作品總要反映一定的思想,醫(yī)學科普作品更是這樣。醫(yī)學科普作品是作用于人的,是作者與讀者思想交流的信息,對讀者的生活、經驗、思維等起著影響、引導、干預等作用,具有十分明確的思想性。
①看作品反映的是迷信還是科學。
②看作品能否體現(xiàn)為讀者健康需要服務。
③看作品是否體現(xiàn)為社會發(fā)展服務。
④要有積極向上的形式。
⑤要適合讀者對象閱讀。
(3)藝術性。我國文化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語言寶庫,醫(yī)學科普工作者要善于向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民間藝術學習借鑒,來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并為科學普及工作服務,使醫(yī)學普及工作真正做到內容充實,形式活潑,語言生動,通俗易懂,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①通俗性。是指作品讓群眾看后不需要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就能弄懂,這就是醫(yī)學科普作品通俗性的含義,也就是說能使一般群眾很容易接受。a.選擇通俗易懂的內容。b.注意寫作方法。c.盡量避免使用術語。d.化抽象為具體。
②實用性。a.針對性。針對具體問題,講清講透。b.多樣性。醫(yī)學科普作品選題還應具有多樣性,才能適應不同年齡、性別、職業(yè)和文化程度讀者的需要。c.細節(jié)入手。
③趣味性。所謂趣味性,是指作品能夠吸引讀者閱讀,讀者讀得有興趣。醫(yī)學科普作品的趣味性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作品的內容、形式符合讀者的需要、興趣等審美情趣,作品有較好的文采,體現(xiàn)出較好的創(chuàng)作技巧。作品的構思、結構、語言以及材料的選取、剪裁等都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2、幾種常見食物的蛋白質評價數(shù)據如表所示,請分析以下數(shù)據解釋AAS和PDCAAS、消化率的關系和意義。
答 案:(1)氨基酸評分(AAS)是根據公式計算被檢測蛋白質每種必需氨基酸的評分值。計算公式為:AAS=被測食物蛋白質每克氮(或蛋白質)中氨基酸含量(mg)÷理想模式中每克氮(或蛋白質)中氨基酸含量(mg)。找出最低的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氨基酸)的評分值,即為食物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2)經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評分(PDCAAS)是考慮到實際蛋白質的消化情況。計算公式為:PDCAAS=AAS×TD。
(3)傳統(tǒng)的氨基酸評分(AAS)和經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評分(PDCAAS)在評價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各有優(yōu)勢。
①前者比較簡單,只要有食物蛋白質氨基酸資料,即可通過與理想或參考氨基酸模式進行比較計算氨基酸評分,對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做出評價;但缺點是它沒有考慮食物蛋白質的消化率。
②后者通過校正更好地評價了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但它同時需要食物蛋白質的消化率資料。這種方法可以取代蛋白質功效比值(PER),對除了孕婦和嬰兒以外所有人群的食物蛋白質進行評價。
3、請簡述行為調查表的設計原則。
答 案:行為調查表的設計原則有以下幾點:(1)調查表中所列項目的含義、定義、標準必須明確,不致使人誤解,以保證結果的統(tǒng)一。如調查吸煙、飲酒時,應首先定義清楚,如什么情況算吸煙,什么情況算飲酒。如果僅偶爾吸過一支煙,或偶爾飲一杯啤酒算不算吸煙、飲酒?如果每天僅吸煙葉(絲)或僅飲果酒或啤酒時,怎樣計算吸煙與飲酒的量?這些都應預先規(guī)定標準,以便于對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和對分析結果做出正確的解釋。(2)調查表中所列項目內容在資料統(tǒng)計分析時要求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如調查吸煙和飲酒時,不僅要調查“是”與“否”(吸煙或飲酒),而且還應調查每天吸煙、飲酒量及持續(xù)時間。
(3)調查表中所列項目的用詞應簡明扼要,令被調查者易于理解,易于回答。避免使用專業(yè)術語,應適合于不同文化層次的被調查對象,一般可用否定式,選擇式調查表,通常設計成可編碼形式,以便于將調查信息錄入和儲存于計算機,也為數(shù)據的處理分析提供便利。必要時還應附填表說明。
(4)調查表中提出的問題要求應盡可能確切、針對性要強,避免出現(xiàn)含糊不清、模棱兩可的問題,以免令被調查者產生誤解或多解,或分析時出現(xiàn)困難。
(5)調查表中列出的項目應避免帶有誘導性的提問,或強制性的提問,以免使所獲的資料、信息出現(xiàn)偏倚。或令被調查者反感,使所獲得的資料、信息失真。